院校开办自资副学位课程须自负盈亏,向政府贷款用作兴建校舍的费用亦须在10年内归还;‘羊毛出自羊身上’,院校每年抽取学生所缴的学费还给政府,变相令课程质素下降。一项调查发现,近七成学生认为不能接受院校做法,团体建议教统局豁免大专院校的建校贷款,并提供按额资助,以提升副学位课程质素。
关注副学位大联盟在11月至本月中就副学位课程成功访问1300多名来自10间大专院校的副学位学生,近7成人认为,不能接受院校抽取学费偿还建校贷款,指责政府变相推卸建校责任;另有9成多人赞成教统局应增加对大专院校的资助。教协会大专教育发言人冯伟华指出‘羊毛出自羊身上’,有资料显示院校平均每年须在每名学生所缴付的学费中,抽取1.2万元还给政府。
大联盟亦质疑,政府推卸建校的责任,因为中、小、大学、直资及国际学校校舍均由政府拨款兴建,副学位课程学生占适龄青年超过48%,政府没有理据拒绝承担设有自资副学位课程院校的建校责任,学费应用作提升课程质素,没有理由要学生为校舍供楼。
责变相令课程质素下降
大联盟建议,教统局豁免大专院校的建校贷款,让大专院校停止偿还建校贷款,减轻负担并将全数学费直接用在学生和教学上,并且建议提供按额资助,提升副学位课程质素。教统局回应称,免息贷款有助院校改善校园设施及教育质素,相信接受免息贷款的学校,都会拟定计划,逐步偿还免息贷款的公帑。
调查显示,6成3人认为,所就读的副学位课程与报读前所知的有明显差距,近8成人认为副学位课程认受性不足,当中包括政府对副学位课程支援不足,以及资历亦没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。
大联盟又指出,副学位学生衔接学士学位课程机会极微,每年3.2万个副学士生同时争取960个衔接学额,建议政府逐步加大资助大学学额及设立渠道让学生反映意见。